总结
预计未来淘宝天猫能维持15%-20%的收入增速,但是新零售、菜鸟、云计算增速迅猛,整体收入增速预计能维持在25%。目前Non-GAAP TTM市盈率为31.6,估值合理。考虑到疫情的影响,短期内可能会跌,可逐步买入。
整体
2020-02-13,阿里发布的2020年的第三季度财报。基本内容如下:
营收 | 毛利润 | 毛利润率 | 营业利润 | EBITDA利润 | 净利润 | Non-GAAP净利润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614亿(+38%) | 771亿(+37%) | 48% | 382亿(+50%) | 507亿(+39%) | 501亿(+62%) | 464亿(+56%) |
- 营业利润比毛利润增长更快主要是由于三费的控制,三费同比只增加了25%左右,也可看做是边际成本降低。
- EBITDA利润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其他三项业务亏损减少,实际上核心商业EBITDA利润增长仅26%。
- 而Non-GAAP净利润比营业利润增长更快主要是由于Non-GAAP比营业利润增加了非控股公司的经常性收益(比如蚂蚁金服)。
最近四个季度的Non-GAAP净利润为:200亿+309亿+327亿+464亿=1300亿,对应今天的股价是219.63,得到Non-GAAP-TTM PE市盈率为31.6。
核心商业EBITDA利润仅增长26%,净利润的增长主要靠大文娱亏损减少(成本降低)和三费的控制(特别是股权激励)得来的。
阿里的收入主要分为四部分:核心商业收入(1414亿,88%),云计算(107亿,7%)、数字媒体及娱乐(73亿,5%)、创新业务及其他(18亿,0%)。
核心商业收入
核心商业合计1414亿,同比增加38%。核心商业经调整EBITA(息税前利润)同比仅增长26%至580.75亿元,经调整EBITA利润率41%。收入主要靠新零售拉起来,但是利润率比较低,这块需要重点关注利润率。
中国零售商业
这里主要指淘宝、天猫的收入,收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:客户管理+佣金+其他,其中客户管理主要是广告收入,佣金主要指交易中的商家佣金上缴,其他收入主要是由盒马、天猫超市、银泰等驱动的新零售业务。
中国零售商业共收入1104亿,同比增加36%,主要是由于新零售业务的增加。具体如下: - 客户管理:612亿,同比增加23%。上季度增速为25%,增速逐步减缓。 - 佣金收入:234亿,同比增加16%。上季度增速为24%。 - 其他收入:258亿,同比增加128%。上季度增速为125%。
中国批发
本季度收入为33亿,同比增加25%。
国际零售
本季度收入为73亿,同比增加27%。
国际批发
本季度收入为24亿,同比增加13%。
物流服务
主要指菜鸟物流,本季度收入为75亿,同比增加67%。
消费服务
主要指口碑、饿了吗等,本季度收入为75亿,同比增加47%。
云计算
云计算收入107亿,同比增加62%。经调整EBITA亏损人民币从19Q3的亏损5.21亿减至亏损3.56亿,亏损进一步缩小。
数字媒体及娱乐
主要指大文娱相关的业务,比如UC、优酷、土豆、阿里影业等,本季度收入为73亿,同比增加14%,EBITDA亏损32亿,同比是60亿。这块业务比较难做,特别是优酷,内容成本比较高,亏损较多。今年亏损下降是因为节省了成本,预计这块
创新业务及其他
主要指高德、钉钉、AliOS等新业务,本季度收入为18亿,同比增加40%。EBITDA亏损为18亿,去年是15亿。